科学谋划
治河有法可依
福州大规模治理内河,要从上世纪90年代说起。《习近平在福州》一书中,受访者市政协研究室原主任戚信总说:“在习书记来之前,福州市内的河流基本上都是臭水沟,很多年都没有彻底解决,群众反映强烈。他来了之后,很重视这件事情,把内河整治提上重要议事日程。”
1992年这场汇报会后,依法治河加速推进。1993年9月21日,本报刊发《〈福州市城市内河管理办法〉昨起实施》,内河管理走上规范化、法制化轨道。
习近平同志还为福州内河治理留下许多创新做法。早在1991年,为掌握内河现状第一手材料,他推动编写了《福州城区内河基本情况普查》,这是福州第一本完整的内河资料,成为内河治理的宝贵工具书;他谋划实施《城区内河污染综合整治规划》,致力于提高内河水质;他推动建设福州市第一座污水处理厂——祥坂污水处理厂,明显减少了白马河和大庆河的污染。
“可喜的是,按照习书记经常讲的‘工作要一任接着一任干’的要求,福州市对内河整治常抓不懈。如今,河清水畅的愿望正在变成美好现实。”戚信总说。
2011年,32条内河完成阶段性整治。2012年,福州水系治理项目获全国人居环境范例奖。2017年3月31日,城区水系联排联调中心揭牌,实现城区涉水职能“一家统管”,此举属全省首创;当年12月,五城区44条黑臭水体基本消除黑臭。2018年,福州获评“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”。如今,四城区污水处理能力达109万吨/日。
人人参与
护河爱水成风
1995年2月25日,本报头版刊发的《我市下大力整治内河污染》提到,就在前一天,习近平与3000多军民冒雨参加了新西河挖河工程的义务劳动,彰显了人人参与内河治理的精神。
时至今日,这种精神仍在福州传承发扬。2020年,为持续深化河湖长制工作,市委、市政府研究决定,将每年的3月14日定为福州市“河长日”,并自加压力,在水质全面提升目标完成之前,把每月14日都作为“河长日”,开展集中巡河护河、协调解决有关问题等活动。汇聚民间河长、企业河长、巡河志愿者等力量,福州治河营造了人人关心、人人参与、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。
73岁的柯文沣,是晋安新店镇一名“民间河长”。他告诉记者:“原来的河水飘着恶臭,经过治理后,水质明显提升,小区空气也清新起来,生态驳岸让河道充满生机。很多居民自觉加入护河爱河队伍,发现破坏内河环境的问题,会及时发出提醒。”
今年2月,水利部公示2021年度河长制湖长制工作拟激励市县名单,福州榜上有名;4月,福州启动“护河爱水、清洁家园”行动,持续提升全市河湖水系治理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水平。
持之以恒
治河造福人民
2010年,习近平同志来榕考察时指示,福州要突出山水主题,加强内河整治改造,让老百姓切身感受到城市美好的环境。2021年3月,他再次来榕考察,留下“希望继续把这座海滨城市、山水城市建设得更加美好,更好造福人民群众”的殷切嘱托。
时至今日,福州河湖水质达“十三五”以来最好水平。“两江四岸”迎来美丽升级。115条河道建成开放,500多公里滨河绿带、379个串珠公园、4000多亩绿地将内河水系全部串联。最近4年来,福州黑臭水体治理群众满意度均在90%以上,福州内河已成为老百姓的幸福河。
72岁的鼓楼杨桥河南社区居民潘志贞告诉记者,现在的新西河成了她的休闲打卡地。“大伙儿一起锻炼身体,共享和谐美好的城市生活。什么是福气?这就是福气!”她笑着说道。
目前,四城区规划河道139条,总长度约295公里。与水为伴的幸福画卷在福州持续铺展,力争到今年底,80%以上城区内河水质主要指标达到地表IV类水标准。
——来源:福州晚报